2025年4月16日上午8点30分,由ladbrokes立博主办的学术讲座《长白山地域文化的提炼与文创产品的市场空间》在学院317阶梯教室隆重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东北师范大学满族历史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吉林省文化产业商会智库成员沈景春担任主讲人。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及文创行业从业者前来聆听,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沈景春教授是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文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导师,长期致力于长白山文创品研发与市场拓展研究。他主编了大型满文满语纪念册《传承》,并著有《四宝精粹·松花石砚》,多篇关于长白山历史文化的文章发表在《人民网》《中国文化报》等权威媒体。沈教授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本次讲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讲座伊始,沈景春教授以“没有文化,何以文创?”这一问题引出主题。他指出,文创产品的核心在于从海量的文化资源中提炼出符合当代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创意。文化涵盖历史、风俗、宗教等多个维度,为文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沈教授引用《周易》中的“观其天文,以察时变;观其人文,以化成天下”,强调文创的本质是将文化“融化”到生活中,成为一种规范和习惯。他还提到英国哲人泰勒对文化的定义,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在内的复杂整体。这一广阔的视角为文创设计提供了无限可能。沈教授通过对比哪吒与满族三仙女、萨满神话与孙悟空等案例,生动展示了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创意灵感,并将其转化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文创产品。
在第二部分“长白山文化概说”中,沈景春教授从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四个维度,全面剖析了长白山文化的丰富内涵。生态文化:长白山被誉为“立体资源宝库”“长白林海”“人参之乡”,其壮美的山川、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冰雪景观为文创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沈教授指出,目前长白山的旅游资源开发仍以天池为主,腹地资源尚未充分挖掘,这为文创产品的破题提供了广阔空间。历史文化:长白山是吉林省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从远古的萨满文化到辽金文化,再到满族发祥地的历史地位,长白山文化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沈教授特别提到满族对长白山的崇拜,以及由此衍生的山林文化、冰雪文化、人参文化等,这些均为文创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民族民俗文化:长白山地区是夫余、高句丽、渤海等古代民族的活动区域,其文化影响力远及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国家。沈教授强调,长白山文化的边疆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特点,为文创产品的国际化推广奠定了基础。红色文化:以抗联和四保临江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是长白山地区的重要资源。沈教授以杨靖宇的英雄事迹为例,提出通过文创产品让红色故事“活”起来,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在第三部分“长白山文创产品的市场空间”中,沈景春教授结合数据和案例,分析了文创市场的巨大潜力。据《2022年上半年全国文化消费数据报告》显示,文创消费占比达55%,90后和00后正成为非遗商品消费的主力。淘宝平台非遗店铺数量和交易额的显著增长,进一步印证了文创市场的旺盛需求。沈教授提出以下文创新思路:传统与时尚的融合:以故宫文创为例,宫廷文化通过月饼、口红等时尚产品成功吸引年轻消费者。长白山的人参、松花石等资源也可通过类似方式焕发新生。地域特色的吸引力:沈教授分享了人参剪纸和庞氏油茶的故事,说明地域特色是爆款生成的关键。他建议开发“天池怪兽盲盒”,结合年轻人喜爱的盲盒形式,提升产品趣味性。传播途径的创新:短视频和直播已成为非遗文化传播的热门渠道。沈教授呼吁利用新媒体平台,让长白山文化以更开放、更时尚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
讲座尾声,沈景春教授总结道:“长白山文化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滴水,我们所做的文创,就是要让这池春水活色生香。”他鼓励在场师生和从业者深入挖掘长白山文化的独特价值,通过创意设计将其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推动长白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次讲座不仅为听众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知识和实践案例,也为长白山文创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讲座结束后,现场观众与沈教授进行了热烈互动,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长白山文创产品的开发充满信心。
ladbrokes立博表示,未来将继续举办此类高水平的学术活动,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 END -
撰稿 | 李秋颖
初审 | 王映昭阳
复审 | 张妍
终审 | 张鹏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