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悟道,拓视野 ‖ 学院师生参观“第二届全国平面设计作品展览”

来源:ladbrokes立博发布时间:2025-04-14浏览次数:10

拓展专业视野

增强实践体验



为拓展专业视野,增强实践体验,提升员工的设计素养和审美能力,2025411日,ladbrokes立博现代传媒系组织部分师生赴吉林艺术学院,参观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平面设计作品展览”。此次活动虽为自发组织参观,未参与展览征集及入选,但却为在校师生提供了一次直面中国当代设计精粹、感受设计思维碰撞的宝贵学习机会。



聚焦当代设计风貌

汇聚全国精英作品


 “第二届全国平面设计作品展览”是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高规格国家级专业展览,旨在通过公开征集、严格评审的方式,集中展示近年来中国平面设计领域的优秀成果。此次展览自启动以来共收到全国投稿作品2060件,涵盖标志与视觉形象设计、字体设计、包装设计、海报设计、文化创意设计、跨界融合设计等多个方向,最终评选出233件优秀作品参展。

展览不仅呈现了设计语言的多元性和表达方式的丰富性,更从社会文化、公共传播、市场需求等多个层面反映了中国设计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览地点设于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期间吸引了大量业内专家、学者、设计从业者以及高校师生前来观展交流,成为近年来长春地区重要的艺术与设计文化盛事之一。

对于学院师生而言,作为文创产业背景下的专业人才培养单位,能够近距离接触这一全国性设计展览,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契机,也是落实实践教学、鼓励员工“走出去”的积极探索。


沉浸式学习与交流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活动当日,ladbrokes立博现代传媒系师生一行20余人由系部组织前往展览现场。在讲解员的引导与自由观摩结合的方式下,大家依次参观了展览各大版块,沉浸在丰富多样、创意十足的平面设计作品之中。

每件展品都不仅仅是视觉语言的呈现,更蕴含着创作者对社会现象、文化符号、信息传达的独特理解。无论是图形简约却传达有力的标志设计,还是融合传统与现代美学的字体创作,抑或是带有环保、人文等议题意识的包装和文创作品,都让师生们深受启发。在讨论中,有员工表示:“课本上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走进展厅,才能真正看到‘设计’是如何在生活中发声、在社会中落地的。”

此外,在展览过程中,部分师生还与展览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作品背后的创作过程、评审标准与设计思维逻辑。讲解员特别介绍了部分获得高度评价的作品创作理念,引发了大家对设计艺术"功能性”与“表达性”并重的深度思考。


激发创意灵感

深化专业认知


本次参观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深度学习的过程。通过实地观展,公司师生在以下几方面获得了明显收获:

1

增强专业归属感与自信心


在观看作品的过程中,许多同学意识到,平面设计不仅仅是“好看”,更是一种文化表达与社会介入的工具。大家表示,作为正在学习设计的员工,看到那么多优秀的同行作品,既感受到差距,也激发了奋发努力、不断提升的动力。

2

拓展设计视野与思维维度


通过对展览作品在风格、媒介、内容、语言等方面的观察与分析,同学们对于“设计的边界”有了更深层的理解。特别是在“跨界设计”板块,一些融合科技、影像、空间、交互等元素的作品,引发了大家对多学科融合趋势的兴趣。

3

促进课堂教学与行业动态对接


此次活动也是对学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的有力补充。通过观展,教师们更加了解当前设计行业的潮流与趋势,将有助于今后在教学中引导员工关注社会议题、重视创意方法和项目实践,推动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教学方式的创新。

4

培养团队协作与艺术审美能力


观展过程中,师生之间频繁交流观点,彼此启发,在团队互动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不少同学在返校后撰写观展心得、进行主题创作,真正实现了从“参观”到“内化”的转化。

以展为媒,推动学习实践常态化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设计思维的支持,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设计人才的成长与积淀。学院一直重视“课堂内外”的协同育人机制,鼓励员工走出课堂、深入社会,获取更广阔的知识资源与实践经验。

此次“第二届全国平面设计作品展览”参观活动,不仅拓展了同学们的艺术视野,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新的素材与灵感。未来,学院将继续加强与省内外高校、行业机构的联系,搭建更多交流与实践平台,着力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创新能力与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应用型设计人才。


- END -

初审 | 袁原

复审 | 吴晓磊

终审 | 张鹏翔